浩海 浩海 131150人读过 连载
麻豆张芸熙系列即便眼下美国正处于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但该国一些政客仍然希望继续推进其所谓的“印太战略”。11月20日至23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在访问越南和菲律宾期间不仅多次承诺“美国将争取保持印太地区的自由与开放”而且还向地区国家做出保证称美国将继续留在区域中“我们将为你们撑腰而且将不会离开”。
不过这些口号并没有像奥布莱恩预想的那样得到地区国家的积极响应。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发言人此前也明确指出奥布莱恩访菲期间蓄意渲染地区紧张局势这表明他此次到访不是为了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而是为了在本地区制造混乱。值得注意的是美方最早明确提出“印太战略”是在2017年而五角大楼2018年发布的《印太战略报告》则将其战略进一步系统化。当前该战略已实际的落地部分是推进在亚太地区建立“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丝毫不掩饰这一机制背后意图对抗中国的构想。10月13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访问马来西亚途中第一次明确强调了中方对于所谓的“印太战略”以及“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的明确态度。王毅指出美国所提出的“印太战略”事实上是以“美日印澳”四国机制为依托企图构建所谓印太版的新“北约”。王毅表示美国的这一战略所鼓吹的是早已过时的冷战思维推行的是集团对抗和地缘博弈维护的是美国的主导地位和霸权体系“这一战略违背东亚合作中的互利共赢精神冲击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损害东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王毅强调美国的这一战略本身就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假使美国强行推进该战略那么这不仅是历史的倒退而且也将是危险的开端中方相信各方都会对此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警惕。另一方面地区多国也对该战略或者其具体措施采取相对谨慎或者明确的反对态度。日本首相菅义伟9月13日在回应关于建立“亚洲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事时以“这必然会形成反华包围圈”为由予以否定。韩国总统统一外交安全事务特别助理文正仁10月27日则表示韩方不希望再度发生冷战假使韩国加入美国组建的印太军事联盟那么这将会破坏地区稳定。此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之前也刊文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国推进“印太战略”带来的担忧。眼下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已经公布了自己外交安全团队的部分人选而外界对于美国未来的亚太政策也十分关注。有专家认为未来美国的印太战略会发生变化但也有人认为这或许只是“风格上而非实质上的”改变。《环球时报》25日刊发社论称拜登团队应该放弃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的“印太战略”重拾奥巴马执政时期的“亚太战略”。眼下到底亚洲国家当前对于“印太战略”有何考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就此采访了多位国际问题专家倾听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汇编成文以飨读者。专家简介(排名不分先后)蔡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超:辽宁省社科院朝鲜韩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宁胜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苏莹莹: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院长教授日本怎么看?蔡亮:从日本角度而言该国当前是希望“印太战略”可以进一步机制化的以此加强日本与他国在军事上的合作。我们注意到日本此前跟澳大利亚之间签订的协议它基本上等同于准军事同盟当然日澳间的合作程度也就到此为止不会再高了。可以想象日本下一步会跟谁走到这一层关系我认为跟印度之间完全有可能。具体来讲现在我们说美日印澳四国机制最早是2007年提出来的虽然该机制之后中断过但其在2017年又重新恢复了现在更是已经越来越机制化越来越精细化了。它其中很多的机制本来就是日美之间的现在又扩展到美日印澳之间实质上是以日美同盟为核心相对扩展它的安全框架。不过由于这个框架并不是一个同盟的框架只能叫准军事同盟框架所以我们才认为日本未来会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包括加强日本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安全合作比如出售武器等等。从这个角度出发中日之间有一些矛盾实际上是难以避免的甚至摩擦有可能会升温这个是需要做好思想准备的。虽然同样是美国的盟国但日本在安全问题上不会像韩国毕竟韩国国力跟日本不同而且“印太构想”最先是日本人提出的。日本对于中国的崛起安全上是以顾虑为主不过从客观地从经济层面来讲日本又必须要同中国保持紧密的联系因为这对提升日本经济来讲是不可或缺的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正因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将不得不采取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日本想推进的“印太战略”同美方想推进的内容之间实际上存在区别美国更多地侧重于安全保障领域而日本则更多地强调经济上的自由开放。2018年日本把自己的“印太战略”改称为“印太构想”实际上就是为了淡化一种碰撞的感觉。作为亚太地区国家综合实力第二梯队中的“最强国”日本深知在国际事务中有时候还是要凭实力说话的。韩国怎么看?吕超:美国所谓的“印太战略”它的设想好像是很成功的其中包括以美日韩军事同盟关系加上同澳大利亚之间的军事同盟关系为核心并纠集亚太其他国家对中国实行围堵的政策。虽然表面看来是如此但实际上各国有各自的算盘。对于韩国来讲则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所以整体来讲美国的“印太战略”表面上是咄咄逼人实际上每个国家都未必会为美国去火中取栗去为美国的利益来牺牲自己本国的利益这种可能性不大韩国在“自行其是”方面可能会比其他国家走得更远一些。从韩国自身来讲它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而且韩国本国也非常强调自己的主权和自主性这也是和韩国人的民族个性有关。因此从目前来看美国对中国实行围堵的“印太战略”实际上的作用并不会很大因为各国都有自己的算盘故美国未必可以真正纠集起“印太战略”下的一个所谓的同盟尤其是假使美国政府换届以后拜登的政策和特朗普政策有所不同那么美国针对自己盟友的政策必然会有所改变。印度怎么看?宁胜男:从行为上讲2019年印度总理莫迪连任后印度对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经历了一个主要的转变。2018年莫迪在香格里拉峰会时对印太的阐述是“自由、开放、包容的印太地区”“不针对任何国家”“反对大国对抗和小集团化”。而2019年莫迪连任后印度却积极投身于大国权力博弈不断升级印美双边战略合作成为美“实质性防务盟友”更积极推进美日印澳四国机制邀请澳大利亚参加“马拉巴尔”联合军演。从动机上分析印度战略界认为“印太战略”符合其大国利益其一是可稳固印度在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防止中国向“自家地盘”渗透二是可以使印度享受核心国家待遇提高印度国际地位并带来丰厚的市场、资金和技术回报。一举两得因此印度越发重视“印太战略”其外交风格和原则发生随之重大转变不再坚持过往的“不结盟”立场而是大胆结盟、加速向西方靠拢甚至“撺掇”大国对抗富有冒险性和投机性。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怎么看?苏莹莹:在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之初尽管其政府的亚洲战略部署不够重视东南亚但是他的决策团队很快就形成了在对外战略中统筹规划南亚、印度洋和亚太地区的共识。实际上“印太战略”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在经济领域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安全领域和盟友联手来对中国形成弧形遏制。东南亚由于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连接地带实际上一直是中美竞争的核心地带。在印太的网络当中东南亚国家既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其中也有部分国家是所谓的南海“声索国”因此东南亚国家就成为美国高度关注和拉拢的对象。 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底发布首份《国家安全战略》之时对东南亚国家的定位还比较模糊。然而2019年美国《印太战略报告》出台后美国已表现出不断强化自身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趋势。在《印太战略报告》中有一个部分叫“扩大与东南亚的伙伴关系”其中提到优先考虑同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建立新型关系因为这三个国家是经济增长引擎战略地位显著。“印太战略”强调的“自由开放”目标实际上已经非常明显地蕴含了挑拨中国和东南亚关系的意图。 虽然马来西亚体量不大但是其对于域外大国介入南海以及地区事务始终是保持谨慎戒备的态度从来不会盲目配合美国战略。对马来西亚来讲加强和美国的安全合作更多的是为了对冲中国不断提升的海上实力的。尽管美国希望马来西亚在“印太地区”积极发挥作用但是马来西亚政府却始终冷静而低调地以务实的态度发挥“有限度”的作用。这一方面跟马来西亚长期以来在大国竞争中保持独立的外交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马来西亚对“印太战略”有比较清醒的认知密切相关。马来西亚反复强调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是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基石。2020年3月穆希丁政府上台后马来西亚进入了“后马哈蒂尔时代”。由于新政府上台后马来西亚一直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经济下行、失业率上升带来的压力因而没有对“印太战略”进行更新的解读。正因如此我的分析主要是立足于前总理马哈蒂尔的希望联盟政府对“印太战略”的应对。在马哈蒂尔执政2.0时期马来西亚出台了《新马来西亚外交政策框架:延续中的变革》这个新外交政策的“变革”主要体现在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要更加具有包容性灵活性更多倾听来自民间和不同阶层的民众的声音。通过这一新的外交政策我们可以看到马来西亚政府强调在区域事务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维护东盟的中心性不受西方强权的主导和束缚。在处理与大国的关系时马来西亚要以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来应对大国竞争。总体而言东南亚国家并不追捧美国的“印太战略”因为他们担心该战略过于针对中国。马来西亚对美国“印太战略”的认知有四个层面首先马来西亚对美国推行印太战略的可信度是有所质疑的反应也比较冷淡。与之相对的是东南亚国家中对印太战略比较积极反应的是印尼、越南和泰国。第二马来西亚担心东盟中心性会因为“印太战略”而有所削弱。多位马来西亚资深学者就曾指出由于大国在东南亚区域事务中的竞争程度不断加深东盟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日益狭小东盟想在大国竞争中发挥作用也越来越难。第三马来西亚担心美国以“印太战略”为借口加大对东南亚的军事介入。对于美国这些年在东南亚海域的所谓“航行自由”的行动马哈蒂尔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军舰的到来只会带来更多的军舰。第四就是马来西亚要和东盟国家保持一致避免产生对抗中国的明确指向性。(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专家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理论探索与问题导向学术论坛”上的发言) ) 麻豆一区区三圆桌|“印太战略”日后如何?专家:各国未必为美火中取栗麻豆导演之家庭访问即便眼下美国正处于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但该国一些政客仍然希望继续推进其所谓的“印太战略”。11月20日至23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在访问越南和菲律宾期间不仅多次承诺“美国将争取保持印太地区的自由与开放”而且还向地区国家做出保证称美国将继续留在区域中“我们将为你们撑腰而且将不会离开”。不过这些口号并没有像奥布莱恩预想的那样得到地区国家的积极响应。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发言人此前也明确指出奥布莱恩访菲期间蓄意渲染地区紧张局势这表明他此次到访不是为了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而是为了在本地区制造混乱。值得注意的是美方最早明确提出“印太战略”是在2017年而五角大楼2018年发布的《印太战略报告》则将其战略进一步系统化。当前该战略已实际的落地部分是推进在亚太地区建立“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丝毫不掩饰这一机制背后意图对抗中国的构想。10月13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访问马来西亚途中第一次明确强调了中方对于所谓的“印太战略”以及“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的明确态度。王毅指出美国所提出的“印太战略”事实上是以“美日印澳”四国机制为依托企图构建所谓印太版的新“北约”。王毅表示美国的这一战略所鼓吹的是早已过时的冷战思维推行的是集团对抗和地缘博弈维护的是美国的主导地位和霸权体系“这一战略违背东亚合作中的互利共赢精神冲击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损害东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王毅强调美国的这一战略本身就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假使美国强行推进该战略那么这不仅是历史的倒退而且也将是危险的开端中方相信各方都会对此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警惕。另一方面地区多国也对该战略或者其具体措施采取相对谨慎或者明确的反对态度。日本首相菅义伟9月13日在回应关于建立“亚洲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事时以“这必然会形成反华包围圈”为由予以否定。韩国总统统一外交安全事务特别助理文正仁10月27日则表示韩方不希望再度发生冷战假使韩国加入美国组建的印太军事联盟那么这将会破坏地区稳定。此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之前也刊文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国推进“印太战略”带来的担忧。眼下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已经公布了自己外交安全团队的部分人选而外界对于美国未来的亚太政策也十分关注。有专家认为未来美国的印太战略会发生变化但也有人认为这或许只是“风格上而非实质上的”改变。《环球时报》25日刊发社论称拜登团队应该放弃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的“印太战略”重拾奥巴马执政时期的“亚太战略”。眼下到底亚洲国家当前对于“印太战略”有何考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就此采访了多位国际问题专家倾听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汇编成文以飨读者。专家简介(排名不分先后)蔡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超:辽宁省社科院朝鲜韩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宁胜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苏莹莹: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院长教授日本怎么看?蔡亮:从日本角度而言该国当前是希望“印太战略”可以进一步机制化的以此加强日本与他国在军事上的合作。我们注意到日本此前跟澳大利亚之间签订的协议它基本上等同于准军事同盟当然日澳间的合作程度也就到此为止不会再高了。可以想象日本下一步会跟谁走到这一层关系我认为跟印度之间完全有可能。具体来讲现在我们说美日印澳四国机制最早是2007年提出来的虽然该机制之后中断过但其在2017年又重新恢复了现在更是已经越来越机制化越来越精细化了。它其中很多的机制本来就是日美之间的现在又扩展到美日印澳之间实质上是以日美同盟为核心相对扩展它的安全框架。不过由于这个框架并不是一个同盟的框架只能叫准军事同盟框架所以我们才认为日本未来会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包括加强日本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安全合作比如出售武器等等。从这个角度出发中日之间有一些矛盾实际上是难以避免的甚至摩擦有可能会升温这个是需要做好思想准备的。虽然同样是美国的盟国但日本在安全问题上不会像韩国毕竟韩国国力跟日本不同而且“印太构想”最先是日本人提出的。日本对于中国的崛起安全上是以顾虑为主不过从客观地从经济层面来讲日本又必须要同中国保持紧密的联系因为这对提升日本经济来讲是不可或缺的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正因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将不得不采取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日本想推进的“印太战略”同美方想推进的内容之间实际上存在区别美国更多地侧重于安全保障领域而日本则更多地强调经济上的自由开放。2018年日本把自己的“印太战略”改称为“印太构想”实际上就是为了淡化一种碰撞的感觉。作为亚太地区国家综合实力第二梯队中的“最强国”日本深知在国际事务中有时候还是要凭实力说话的。韩国怎么看?吕超:美国所谓的“印太战略”它的设想好像是很成功的其中包括以美日韩军事同盟关系加上同澳大利亚之间的军事同盟关系为核心并纠集亚太其他国家对中国实行围堵的政策。虽然表面看来是如此但实际上各国有各自的算盘。对于韩国来讲则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所以整体来讲美国的“印太战略”表面上是咄咄逼人实际上每个国家都未必会为美国去火中取栗去为美国的利益来牺牲自己本国的利益这种可能性不大韩国在“自行其是”方面可能会比其他国家走得更远一些。从韩国自身来讲它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而且韩国本国也非常强调自己的主权和自主性这也是和韩国人的民族个性有关。因此从目前来看美国对中国实行围堵的“印太战略”实际上的作用并不会很大因为各国都有自己的算盘故美国未必可以真正纠集起“印太战略”下的一个所谓的同盟尤其是假使美国政府换届以后拜登的政策和特朗普政策有所不同那么美国针对自己盟友的政策必然会有所改变。印度怎么看?宁胜男:从行为上讲2019年印度总理莫迪连任后印度对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经历了一个主要的转变。2018年莫迪在香格里拉峰会时对印太的阐述是“自由、开放、包容的印太地区”“不针对任何国家”“反对大国对抗和小集团化”。而2019年莫迪连任后印度却积极投身于大国权力博弈不断升级印美双边战略合作成为美“实质性防务盟友”更积极推进美日印澳四国机制邀请澳大利亚参加“马拉巴尔”联合军演。从动机上分析印度战略界认为“印太战略”符合其大国利益其一是可稳固印度在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防止中国向“自家地盘”渗透二是可以使印度享受核心国家待遇提高印度国际地位并带来丰厚的市场、资金和技术回报。一举两得因此印度越发重视“印太战略”其外交风格和原则发生随之重大转变不再坚持过往的“不结盟”立场而是大胆结盟、加速向西方靠拢甚至“撺掇”大国对抗富有冒险性和投机性。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怎么看?苏莹莹:在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之初尽管其政府的亚洲战略部署不够重视东南亚但是他的决策团队很快就形成了在对外战略中统筹规划南亚、印度洋和亚太地区的共识。实际上“印太战略”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在经济领域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安全领域和盟友联手来对中国形成弧形遏制。东南亚由于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连接地带实际上一直是中美竞争的核心地带。在印太的网络当中东南亚国家既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其中也有部分国家是所谓的南海“声索国”因此东南亚国家就成为美国高度关注和拉拢的对象。 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底发布首份《国家安全战略》之时对东南亚国家的定位还比较模糊。然而2019年美国《印太战略报告》出台后美国已表现出不断强化自身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趋势。在《印太战略报告》中有一个部分叫“扩大与东南亚的伙伴关系”其中提到优先考虑同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建立新型关系因为这三个国家是经济增长引擎战略地位显著。“印太战略”强调的“自由开放”目标实际上已经非常明显地蕴含了挑拨中国和东南亚关系的意图。 虽然马来西亚体量不大但是其对于域外大国介入南海以及地区事务始终是保持谨慎戒备的态度从来不会盲目配合美国战略。对马来西亚来讲加强和美国的安全合作更多的是为了对冲中国不断提升的海上实力的。尽管美国希望马来西亚在“印太地区”积极发挥作用但是马来西亚政府却始终冷静而低调地以务实的态度发挥“有限度”的作用。这一方面跟马来西亚长期以来在大国竞争中保持独立的外交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马来西亚对“印太战略”有比较清醒的认知密切相关。马来西亚反复强调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是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基石。2020年3月穆希丁政府上台后马来西亚进入了“后马哈蒂尔时代”。由于新政府上台后马来西亚一直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经济下行、失业率上升带来的压力因而没有对“印太战略”进行更新的解读。正因如此我的分析主要是立足于前总理马哈蒂尔的希望联盟政府对“印太战略”的应对。在马哈蒂尔执政2.0时期马来西亚出台了《新马来西亚外交政策框架:延续中的变革》这个新外交政策的“变革”主要体现在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要更加具有包容性灵活性更多倾听来自民间和不同阶层的民众的声音。通过这一新的外交政策我们可以看到马来西亚政府强调在区域事务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维护东盟的中心性不受西方强权的主导和束缚。在处理与大国的关系时马来西亚要以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来应对大国竞争。总体而言东南亚国家并不追捧美国的“印太战略”因为他们担心该战略过于针对中国。马来西亚对美国“印太战略”的认知有四个层面首先马来西亚对美国推行印太战略的可信度是有所质疑的反应也比较冷淡。与之相对的是东南亚国家中对印太战略比较积极反应的是印尼、越南和泰国。第二马来西亚担心东盟中心性会因为“印太战略”而有所削弱。多位马来西亚资深学者就曾指出由于大国在东南亚区域事务中的竞争程度不断加深东盟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日益狭小东盟想在大国竞争中发挥作用也越来越难。第三马来西亚担心美国以“印太战略”为借口加大对东南亚的军事介入。对于美国这些年在东南亚海域的所谓“航行自由”的行动马哈蒂尔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军舰的到来只会带来更多的军舰。第四就是马来西亚要和东盟国家保持一致避免产生对抗中国的明确指向性。(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专家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理论探索与问题导向学术论坛”上的发言) ) 即便眼下美国正处于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但该国一些政客仍然希望继续推进其所谓的“印太战略”。11月20日至23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在访问越南和菲律宾期间不仅多次承诺“美国将争取保持印太地区的自由与开放”而且还向地区国家做出保证称美国将继续留在区域中“我们将为你们撑腰而且将不会离开”。不过这些口号并没有像奥布莱恩预想的那样得到地区国家的积极响应。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发言人此前也明确指出奥布莱恩访菲期间蓄意渲染地区紧张局势这表明他此次到访不是为了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而是为了在本地区制造混乱。值得注意的是美方最早明确提出“印太战略”是在2017年而五角大楼2018年发布的《印太战略报告》则将其战略进一步系统化。当前该战略已实际的落地部分是推进在亚太地区建立“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丝毫不掩饰这一机制背后意图对抗中国的构想。10月13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访问马来西亚途中第一次明确强调了中方对于所谓的“印太战略”以及“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的明确态度。王毅指出美国所提出的“印太战略”事实上是以“美日印澳”四国机制为依托企图构建所谓印太版的新“北约”。王毅表示美国的这一战略所鼓吹的是早已过时的冷战思维推行的是集团对抗和地缘博弈维护的是美国的主导地位和霸权体系“这一战略违背东亚合作中的互利共赢精神冲击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损害东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王毅强调美国的这一战略本身就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假使美国强行推进该战略那么这不仅是历史的倒退而且也将是危险的开端中方相信各方都会对此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警惕。另一方面地区多国也对该战略或者其具体措施采取相对谨慎或者明确的反对态度。日本首相菅义伟9月13日在回应关于建立“亚洲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事时以“这必然会形成反华包围圈”为由予以否定。韩国总统统一外交安全事务特别助理文正仁10月27日则表示韩方不希望再度发生冷战假使韩国加入美国组建的印太军事联盟那么这将会破坏地区稳定。此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之前也刊文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国推进“印太战略”带来的担忧。眼下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已经公布了自己外交安全团队的部分人选而外界对于美国未来的亚太政策也十分关注。有专家认为未来美国的印太战略会发生变化但也有人认为这或许只是“风格上而非实质上的”改变。《环球时报》25日刊发社论称拜登团队应该放弃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的“印太战略”重拾奥巴马执政时期的“亚太战略”。眼下到底亚洲国家当前对于“印太战略”有何考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就此采访了多位国际问题专家倾听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汇编成文以飨读者。专家简介(排名不分先后)蔡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超:辽宁省社科院朝鲜韩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宁胜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苏莹莹: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院长教授日本怎么看?蔡亮:从日本角度而言该国当前是希望“印太战略”可以进一步机制化的以此加强日本与他国在军事上的合作。我们注意到日本此前跟澳大利亚之间签订的协议它基本上等同于准军事同盟当然日澳间的合作程度也就到此为止不会再高了。可以想象日本下一步会跟谁走到这一层关系我认为跟印度之间完全有可能。具体来讲现在我们说美日印澳四国机制最早是2007年提出来的虽然该机制之后中断过但其在2017年又重新恢复了现在更是已经越来越机制化越来越精细化了。它其中很多的机制本来就是日美之间的现在又扩展到美日印澳之间实质上是以日美同盟为核心相对扩展它的安全框架。不过由于这个框架并不是一个同盟的框架只能叫准军事同盟框架所以我们才认为日本未来会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包括加强日本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安全合作比如出售武器等等。从这个角度出发中日之间有一些矛盾实际上是难以避免的甚至摩擦有可能会升温这个是需要做好思想准备的。虽然同样是美国的盟国但日本在安全问题上不会像韩国毕竟韩国国力跟日本不同而且“印太构想”最先是日本人提出的。日本对于中国的崛起安全上是以顾虑为主不过从客观地从经济层面来讲日本又必须要同中国保持紧密的联系因为这对提升日本经济来讲是不可或缺的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正因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将不得不采取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日本想推进的“印太战略”同美方想推进的内容之间实际上存在区别美国更多地侧重于安全保障领域而日本则更多地强调经济上的自由开放。2018年日本把自己的“印太战略”改称为“印太构想”实际上就是为了淡化一种碰撞的感觉。作为亚太地区国家综合实力第二梯队中的“最强国”日本深知在国际事务中有时候还是要凭实力说话的。韩国怎么看?吕超:美国所谓的“印太战略”它的设想好像是很成功的其中包括以美日韩军事同盟关系加上同澳大利亚之间的军事同盟关系为核心并纠集亚太其他国家对中国实行围堵的政策。虽然表面看来是如此但实际上各国有各自的算盘。对于韩国来讲则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所以整体来讲美国的“印太战略”表面上是咄咄逼人实际上每个国家都未必会为美国去火中取栗去为美国的利益来牺牲自己本国的利益这种可能性不大韩国在“自行其是”方面可能会比其他国家走得更远一些。从韩国自身来讲它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而且韩国本国也非常强调自己的主权和自主性这也是和韩国人的民族个性有关。因此从目前来看美国对中国实行围堵的“印太战略”实际上的作用并不会很大因为各国都有自己的算盘故美国未必可以真正纠集起“印太战略”下的一个所谓的同盟尤其是假使美国政府换届以后拜登的政策和特朗普政策有所不同那么美国针对自己盟友的政策必然会有所改变。印度怎么看?宁胜男:从行为上讲2019年印度总理莫迪连任后印度对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经历了一个主要的转变。2018年莫迪在香格里拉峰会时对印太的阐述是“自由、开放、包容的印太地区”“不针对任何国家”“反对大国对抗和小集团化”。而2019年莫迪连任后印度却积极投身于大国权力博弈不断升级印美双边战略合作成为美“实质性防务盟友”更积极推进美日印澳四国机制邀请澳大利亚参加“马拉巴尔”联合军演。从动机上分析印度战略界认为“印太战略”符合其大国利益其一是可稳固印度在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防止中国向“自家地盘”渗透二是可以使印度享受核心国家待遇提高印度国际地位并带来丰厚的市场、资金和技术回报。一举两得因此印度越发重视“印太战略”其外交风格和原则发生随之重大转变不再坚持过往的“不结盟”立场而是大胆结盟、加速向西方靠拢甚至“撺掇”大国对抗富有冒险性和投机性。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怎么看?苏莹莹:在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之初尽管其政府的亚洲战略部署不够重视东南亚但是他的决策团队很快就形成了在对外战略中统筹规划南亚、印度洋和亚太地区的共识。实际上“印太战略”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在经济领域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安全领域和盟友联手来对中国形成弧形遏制。东南亚由于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连接地带实际上一直是中美竞争的核心地带。在印太的网络当中东南亚国家既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其中也有部分国家是所谓的南海“声索国”因此东南亚国家就成为美国高度关注和拉拢的对象。 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底发布首份《国家安全战略》之时对东南亚国家的定位还比较模糊。然而2019年美国《印太战略报告》出台后美国已表现出不断强化自身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趋势。在《印太战略报告》中有一个部分叫“扩大与东南亚的伙伴关系”其中提到优先考虑同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建立新型关系因为这三个国家是经济增长引擎战略地位显著。“印太战略”强调的“自由开放”目标实际上已经非常明显地蕴含了挑拨中国和东南亚关系的意图。 虽然马来西亚体量不大但是其对于域外大国介入南海以及地区事务始终是保持谨慎戒备的态度从来不会盲目配合美国战略。对马来西亚来讲加强和美国的安全合作更多的是为了对冲中国不断提升的海上实力的。尽管美国希望马来西亚在“印太地区”积极发挥作用但是马来西亚政府却始终冷静而低调地以务实的态度发挥“有限度”的作用。这一方面跟马来西亚长期以来在大国竞争中保持独立的外交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马来西亚对“印太战略”有比较清醒的认知密切相关。马来西亚反复强调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是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基石。2020年3月穆希丁政府上台后马来西亚进入了“后马哈蒂尔时代”。由于新政府上台后马来西亚一直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经济下行、失业率上升带来的压力因而没有对“印太战略”进行更新的解读。正因如此我的分析主要是立足于前总理马哈蒂尔的希望联盟政府对“印太战略”的应对。在马哈蒂尔执政2.0时期马来西亚出台了《新马来西亚外交政策框架:延续中的变革》这个新外交政策的“变革”主要体现在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要更加具有包容性灵活性更多倾听来自民间和不同阶层的民众的声音。通过这一新的外交政策我们可以看到马来西亚政府强调在区域事务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维护东盟的中心性不受西方强权的主导和束缚。在处理与大国的关系时马来西亚要以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来应对大国竞争。总体而言东南亚国家并不追捧美国的“印太战略”因为他们担心该战略过于针对中国。马来西亚对美国“印太战略”的认知有四个层面首先马来西亚对美国推行印太战略的可信度是有所质疑的反应也比较冷淡。与之相对的是东南亚国家中对印太战略比较积极反应的是印尼、越南和泰国。第二马来西亚担心东盟中心性会因为“印太战略”而有所削弱。多位马来西亚资深学者就曾指出由于大国在东南亚区域事务中的竞争程度不断加深东盟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日益狭小东盟想在大国竞争中发挥作用也越来越难。第三马来西亚担心美国以“印太战略”为借口加大对东南亚的军事介入。对于美国这些年在东南亚海域的所谓“航行自由”的行动马哈蒂尔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军舰的到来只会带来更多的军舰。第四就是马来西亚要和东盟国家保持一致避免产生对抗中国的明确指向性。(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专家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理论探索与问题导向学术论坛”上的发言) ) 即便眼下美国正处于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但该国一些政客仍然希望继续推进其所谓的“印太战略”。11月20日至23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在访问越南和菲律宾期间不仅多次承诺“美国将争取保持印太地区的自由与开放”而且还向地区国家做出保证称美国将继续留在区域中“我们将为你们撑腰而且将不会离开”。不过这些口号并没有像奥布莱恩预想的那样得到地区国家的积极响应。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发言人此前也明确指出奥布莱恩访菲期间蓄意渲染地区紧张局势这表明他此次到访不是为了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而是为了在本地区制造混乱。值得注意的是美方最早明确提出“印太战略”是在2017年而五角大楼2018年发布的《印太战略报告》则将其战略进一步系统化。当前该战略已实际的落地部分是推进在亚太地区建立“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丝毫不掩饰这一机制背后意图对抗中国的构想。10月13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访问马来西亚途中第一次明确强调了中方对于所谓的“印太战略”以及“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的明确态度。王毅指出美国所提出的“印太战略”事实上是以“美日印澳”四国机制为依托企图构建所谓印太版的新“北约”。王毅表示美国的这一战略所鼓吹的是早已过时的冷战思维推行的是集团对抗和地缘博弈维护的是美国的主导地位和霸权体系“这一战略违背东亚合作中的互利共赢精神冲击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损害东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王毅强调美国的这一战略本身就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假使美国强行推进该战略那么这不仅是历史的倒退而且也将是危险的开端中方相信各方都会对此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警惕。另一方面地区多国也对该战略或者其具体措施采取相对谨慎或者明确的反对态度。日本首相菅义伟9月13日在回应关于建立“亚洲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事时以“这必然会形成反华包围圈”为由予以否定。韩国总统统一外交安全事务特别助理文正仁10月27日则表示韩方不希望再度发生冷战假使韩国加入美国组建的印太军事联盟那么这将会破坏地区稳定。此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之前也刊文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国推进“印太战略”带来的担忧。眼下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已经公布了自己外交安全团队的部分人选而外界对于美国未来的亚太政策也十分关注。有专家认为未来美国的印太战略会发生变化但也有人认为这或许只是“风格上而非实质上的”改变。《环球时报》25日刊发社论称拜登团队应该放弃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的“印太战略”重拾奥巴马执政时期的“亚太战略”。眼下到底亚洲国家当前对于“印太战略”有何考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就此采访了多位国际问题专家倾听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汇编成文以飨读者。专家简介(排名不分先后)蔡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超:辽宁省社科院朝鲜韩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宁胜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苏莹莹: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院长教授日本怎么看?蔡亮:从日本角度而言该国当前是希望“印太战略”可以进一步机制化的以此加强日本与他国在军事上的合作。我们注意到日本此前跟澳大利亚之间签订的协议它基本上等同于准军事同盟当然日澳间的合作程度也就到此为止不会再高了。可以想象日本下一步会跟谁走到这一层关系我认为跟印度之间完全有可能。具体来讲现在我们说美日印澳四国机制最早是2007年提出来的虽然该机制之后中断过但其在2017年又重新恢复了现在更是已经越来越机制化越来越精细化了。它其中很多的机制本来就是日美之间的现在又扩展到美日印澳之间实质上是以日美同盟为核心相对扩展它的安全框架。不过由于这个框架并不是一个同盟的框架只能叫准军事同盟框架所以我们才认为日本未来会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包括加强日本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安全合作比如出售武器等等。从这个角度出发中日之间有一些矛盾实际上是难以避免的甚至摩擦有可能会升温这个是需要做好思想准备的。虽然同样是美国的盟国但日本在安全问题上不会像韩国毕竟韩国国力跟日本不同而且“印太构想”最先是日本人提出的。日本对于中国的崛起安全上是以顾虑为主不过从客观地从经济层面来讲日本又必须要同中国保持紧密的联系因为这对提升日本经济来讲是不可或缺的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正因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将不得不采取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日本想推进的“印太战略”同美方想推进的内容之间实际上存在区别美国更多地侧重于安全保障领域而日本则更多地强调经济上的自由开放。2018年日本把自己的“印太战略”改称为“印太构想”实际上就是为了淡化一种碰撞的感觉。作为亚太地区国家综合实力第二梯队中的“最强国”日本深知在国际事务中有时候还是要凭实力说话的。韩国怎么看?吕超:美国所谓的“印太战略”它的设想好像是很成功的其中包括以美日韩军事同盟关系加上同澳大利亚之间的军事同盟关系为核心并纠集亚太其他国家对中国实行围堵的政策。虽然表面看来是如此但实际上各国有各自的算盘。对于韩国来讲则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所以整体来讲美国的“印太战略”表面上是咄咄逼人实际上每个国家都未必会为美国去火中取栗去为美国的利益来牺牲自己本国的利益这种可能性不大韩国在“自行其是”方面可能会比其他国家走得更远一些。从韩国自身来讲它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而且韩国本国也非常强调自己的主权和自主性这也是和韩国人的民族个性有关。因此从目前来看美国对中国实行围堵的“印太战略”实际上的作用并不会很大因为各国都有自己的算盘故美国未必可以真正纠集起“印太战略”下的一个所谓的同盟尤其是假使美国政府换届以后拜登的政策和特朗普政策有所不同那么美国针对自己盟友的政策必然会有所改变。印度怎么看?宁胜男:从行为上讲2019年印度总理莫迪连任后印度对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经历了一个主要的转变。2018年莫迪在香格里拉峰会时对印太的阐述是“自由、开放、包容的印太地区”“不针对任何国家”“反对大国对抗和小集团化”。而2019年莫迪连任后印度却积极投身于大国权力博弈不断升级印美双边战略合作成为美“实质性防务盟友”更积极推进美日印澳四国机制邀请澳大利亚参加“马拉巴尔”联合军演。从动机上分析印度战略界认为“印太战略”符合其大国利益其一是可稳固印度在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防止中国向“自家地盘”渗透二是可以使印度享受核心国家待遇提高印度国际地位并带来丰厚的市场、资金和技术回报。一举两得因此印度越发重视“印太战略”其外交风格和原则发生随之重大转变不再坚持过往的“不结盟”立场而是大胆结盟、加速向西方靠拢甚至“撺掇”大国对抗富有冒险性和投机性。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怎么看?苏莹莹:在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之初尽管其政府的亚洲战略部署不够重视东南亚但是他的决策团队很快就形成了在对外战略中统筹规划南亚、印度洋和亚太地区的共识。实际上“印太战略”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在经济领域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安全领域和盟友联手来对中国形成弧形遏制。东南亚由于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连接地带实际上一直是中美竞争的核心地带。在印太的网络当中东南亚国家既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其中也有部分国家是所谓的南海“声索国”因此东南亚国家就成为美国高度关注和拉拢的对象。 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底发布首份《国家安全战略》之时对东南亚国家的定位还比较模糊。然而2019年美国《印太战略报告》出台后美国已表现出不断强化自身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趋势。在《印太战略报告》中有一个部分叫“扩大与东南亚的伙伴关系”其中提到优先考虑同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建立新型关系因为这三个国家是经济增长引擎战略地位显著。“印太战略”强调的“自由开放”目标实际上已经非常明显地蕴含了挑拨中国和东南亚关系的意图。 虽然马来西亚体量不大但是其对于域外大国介入南海以及地区事务始终是保持谨慎戒备的态度从来不会盲目配合美国战略。对马来西亚来讲加强和美国的安全合作更多的是为了对冲中国不断提升的海上实力的。尽管美国希望马来西亚在“印太地区”积极发挥作用但是马来西亚政府却始终冷静而低调地以务实的态度发挥“有限度”的作用。这一方面跟马来西亚长期以来在大国竞争中保持独立的外交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马来西亚对“印太战略”有比较清醒的认知密切相关。马来西亚反复强调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是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基石。2020年3月穆希丁政府上台后马来西亚进入了“后马哈蒂尔时代”。由于新政府上台后马来西亚一直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经济下行、失业率上升带来的压力因而没有对“印太战略”进行更新的解读。正因如此我的分析主要是立足于前总理马哈蒂尔的希望联盟政府对“印太战略”的应对。在马哈蒂尔执政2.0时期马来西亚出台了《新马来西亚外交政策框架:延续中的变革》这个新外交政策的“变革”主要体现在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要更加具有包容性灵活性更多倾听来自民间和不同阶层的民众的声音。通过这一新的外交政策我们可以看到马来西亚政府强调在区域事务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维护东盟的中心性不受西方强权的主导和束缚。在处理与大国的关系时马来西亚要以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来应对大国竞争。总体而言东南亚国家并不追捧美国的“印太战略”因为他们担心该战略过于针对中国。马来西亚对美国“印太战略”的认知有四个层面首先马来西亚对美国推行印太战略的可信度是有所质疑的反应也比较冷淡。与之相对的是东南亚国家中对印太战略比较积极反应的是印尼、越南和泰国。第二马来西亚担心东盟中心性会因为“印太战略”而有所削弱。多位马来西亚资深学者就曾指出由于大国在东南亚区域事务中的竞争程度不断加深东盟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日益狭小东盟想在大国竞争中发挥作用也越来越难。第三马来西亚担心美国以“印太战略”为借口加大对东南亚的军事介入。对于美国这些年在东南亚海域的所谓“航行自由”的行动马哈蒂尔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军舰的到来只会带来更多的军舰。第四就是马来西亚要和东盟国家保持一致避免产生对抗中国的明确指向性。(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专家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理论探索与问题导向学术论坛”上的发言) ) 麻豆果冻蜜桃传媒在线皇家华人台湾最新章节: 麻豆转煤 ( 2023-09-28 12:08:03)
更新时间: 2023-09-28 12:08:03
《浩海小说大厅官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浩海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并收藏《浩海小说大厅官网》最新章节。